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点滴积蓄汇成大爱之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5-07 16:00

图为马旭、颜学庸青年时期照片。(资料图片)

图为马旭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资料图片)

  4月8日下午14时许,一对耄耋老人来到银行,将700万元分两次汇往家乡,完成了捐款1000万元的心愿,兑现了诺言。

  他们是来自空军的离退休老干部,女主人公叫马旭,其老伴叫颜学庸。“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给他们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别人认为我们很艰苦,我们觉得很满足”

  在湖北武汉黄陂区一隅,绿荫掩映中,有一处低矮简陋的房屋,难以置信,这是一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家。走进堂屋,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一些几十年前的老旧家什:一个塞满书和杂物的老书柜、几只红漆斑驳的大木箱、一张不是很稳当的小方桌、一台显露出锈迹的柜式冰箱……

  走近南屋,房门前地上堆放着土豆,这是他们每天必备的早餐。两位老人说,吃得虽然简单,但摄入量能够满足身体机能的基本需求,你看我们都80多岁了,身体还不错吧。

  屋外的小院有一块用栅栏隔开的菜地。两位老人平时都是自己种菜,这样既能节省菜钱,也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别人认为我们很艰苦,我们觉得很满足。现在生活多好啊,我小时候家乡被日寇侵占,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每天都在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那时家里特别穷,全家就等着秋收能去别人田地里,捡拾没有被收割彻底的土豆、玉米。父亲去世早,母亲只有一个念头——想尽办法让我们活下去……”马旭感慨地说。

  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县的马旭,对童年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1947年,不满14岁的马旭到了部队。“参军改变了我的命运,在部队吃得饱穿得暖,也让我懂得更多革命道理,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有朝一日我一定为家乡建设出一把力。”怀揣着这样的心愿,这个小女兵从入伍后的第一笔津贴攒起,向着自己的心愿努力。后来,马旭选调到某师医院工作,在那里,她邂逅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颜学庸。结婚后,两位青年军人约定,把家庭开支减到最低限度,要把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实现心中的夙愿。

  一诺千金,一诺半个多世纪。马旭说着,一脸的满足和幸福。

  我们注意到马旭作训服领口露出的一圈红色。马老露出里面的小棉袄给我们看,大红色和艳黄色相间的小棉袄,很合体。棉袄袖口已露出毛边和花白,看得出棉袄有些年头了。马旭动情地给我们讲起棉袄的来历:20多年前,马老的一位老战友委托在外出差的女儿来看望她。当女孩目睹马旭如此清贫的生活时,流下了眼泪,临走前特意赶到市区买了这件红棉袄送给马老。20多年过去,这件小棉袄褪色了,老旧了,但仍为马老抵御着冬日的风寒,也让她回味着战友深情。

  马旭脚上的一双黄色长筒靴也是件“老古董”了。“我们俩平时都是穿以前在部队发的老军装,这些衣服鞋子质量好,能够穿很久。”谈起穿着,马老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部队的胶鞋质量好,穿个三四年也穿不坏,有时磨破了,还可以让附近修鞋的帮忙补一补。”这么多年,两位老人基本没有去商店买过衣服。马老指着脚上磨破皮的长筒靴说:“看看这鞋,我都记不清年头了,不过破了补一补,这鞋子还能穿个十几年。”

  看上去老人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可老人脸上的平静淡然让我们相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

  “在我的感觉中,自己从来没有离退休”

  两位老人对物质生活低标准,但对工作事业却是高标准严要求。

  提及过往,马旭拿出一件作训服,看得出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冬季伞兵作训服。青年时期的马旭云霄踏浪,青春在伞花中绽放。作为空军所属部队一名女跳伞队队员,这件作训服见证了她的青春风采和不懈追求。

  一件伞兵作训服珍藏着青春,也成为激励马旭不断进取的力量。我们注意到,马旭家真正“值钱”的还是书。小院南屋摆放着两个朱红色的旧书柜,看上去油漆刷过不止一次。上面的每一本学习资料都用牛皮纸包裹着,书脊处用黑色水彩笔标注着书名。这些年来,两位老人在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和体会,撰写的《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我的感觉中,自己从来没有离退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马旭和老伴始终心系部队,着眼解决官兵们的实际问题。比如,伞降着陆时的瞬间冲击力容易造成战士脚踝扭伤。为了减少部队训练伤发生率,马旭和老伴萌生出一个想法:研究一种预防跳伞训练伤的护具。研究这种护具的时候马旭已经50多岁了,为了验证防护效果,她和老伴一起戴着护具跳伞数十次,终于,他们发明了充气式护踝,使用的时候套在脚踝上,充气以后就像皮球一样,可以缓冲,落地之后把气放掉,不影响运动。他们成功了,这项发明后来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接着,他们还针对空降兵高原跳伞发明了高原供氧背心。

  两位老人把研究发明获得的报酬,连同工资一起存进银行。银行里又多了一笔钱,老人的心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马旭家的书房、卧室,包括桌上、墙上,凡是屋里显眼的地方都贴着用粗黑笔写的外语单词。原来,马旭还有一个梦想——报考研究生。马旭78岁时报考硕士研究生,谈起考研,老人来了精神:十年前决定报考研究生,经了解像她这种条件,必须在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两年以后才能报考。当时已经76岁高龄的马旭赶到武汉大学报名,导师一开始因为她年事已高,不同意让她入学。一心向学的马旭没有轻言放弃,几次向导师求情,最终如愿成了课程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两年后,马旭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目标瞄准了武汉同济医学院,后因外语成绩差10分落榜。但马旭并不甘心,继续学习备考。后来课程班的导师特意打来电话,鼓励她再尝试一次,这让她信心满满。

  “为家乡做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事”

  2018年秋,黄陂一家银行来了两位满头银发、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当地派出所民警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笔300万元的捐款从湖北的木兰山寄往遥远的哈尔滨木兰县……这两位老人就是马旭和颜学庸。此后,马旭和木兰县政府签订了一份“捐款1000万元”的协议。

  1000万元,是马老心中默默追求的目标。从1元攒起,工资、理财、专利、利息,她倾其所有。到2019年,有700万元存款就到期了,加上之前的300万元,正好1000万元,全部捐给家乡木兰县,为家乡精准扶贫和青少年教育,送上一份“大礼包”。这是她和老伴毕生的积蓄,更是她一生的情感倾注。

  马旭居住的地方是湖北著名的木兰山下,看到木兰山就想起自己的家乡木兰县。“没有家乡送我参军,哪有我的今天!一直想通过自己努力,为家乡做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事。”

  对于马老来说,乡愁是抹不去的情和爱,特别是对于一名军人来说,乡愁是连着生命的存在。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马旭时刻都在关注着家乡的消息,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的巨变常常令她兴奋不已。近几年,马旭在报纸上看到家乡精准扶贫的消息,她立刻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响应国家号召,为家乡做些什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马旭等来了“报恩”的机会。

  2018年9月联系到了木兰县教育局后,马旭前去银行汇款。银行工作人员见她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又太大,担心老人受骗便报了警,直到派出所民警前来核实了身份。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马旭老人的故事才广为人知。

  在木兰县政府的文件里这样写着:按照马旭同志的意愿,捐款将用于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从现在开始启动前期工作……

  连存款利息都捐出去了,不给自己留些备用吗?各种疑问纷至沓来时,马旭淡定地说:“我和老伴都有离退休工资,看病也有国家和军队保障,物质上的条件我觉得不需要追求太多。”停顿了一下,她接着说,“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们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只要活着,就继续为家乡攒钱”。(田霞 吕国英 王帅)

【责任编辑: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