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庄安泰——积“小安”为“大安”

来源:泉港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8-10-26 11:16

    庄安泰(中)正在山腰老街巷子里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有一位年逾半百的中年男人,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安哥”。“安哥”身高一米六左右,双鬓有些许斑白,右脚行走不便,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容。

    “安哥”名叫庄安泰,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凡他调解的矛盾纠纷绝大多数都能调解成功,因此街坊有一句顺口溜:“有‘安哥’,就心安啦!”

    泉港区山腰司法所调解室的名字叫“安泰调解室”,是以庄安泰的名字命名的。据了解,这是福建省首家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调解室。在记者与庄安泰交谈的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就有两拨群众来到调解室,他都笑脸相迎、热情相待。

    送走来访群众,庄安泰向记者谈起了他做人民调解员的心得:要具备“六心”,接待群众要热心、听取陈述要耐心、调查事实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秉持公心、为民解难要尽心、对待工作要有恒心。

    “拿‘公心’来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实事求是,不偏袒任何人。”庄安泰心里清楚,做调解工作难在“一碗水端平”,只有处事公道才能说服当事双方。因此,即便腿有残疾,行走不便,但他总是坚持到纠纷现场、到当事双方家里了解情况,尽可能站在中正的立场去调解每一起纠纷。

    自2005年6月担任调解员以来,庄安泰已成功调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仅达成调解协议的就有17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8.8%。“我这叫跛脚走天下,爱当‘和事佬’。”庄安泰笑着说。

    经过多年的实践,庄安泰摸索出了一套“望闻问切”调解工作法。“望”,即通过调解前认真观察当事人的表情、举止等外在表现,分析当事人的性格、心理,以利于采取恰当的沟通方法;“闻”,即耐心听取双方陈述,摸清纠纷的来龙去脉及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打好调解基础;“问”,即对纠纷双方及相关人员就争议焦点进行询问了解,做到全面考虑、有的放矢;“切”,即在前几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准切口、对症下药,努力寻找双方诉求的平衡点,以便公正、高效化解纠纷。

    采访中,庄安泰向记者介绍起他最近调处的一件工伤赔偿纠纷。在与山腰街道相邻的前黄镇凤北村,有一名泥水工刘某,受雇在同村的李某家中作业,其间不慎从二楼跌落,导致下身瘫痪。李某支付7万元医疗费后认为已履行应负的责任,而刘某家人坚持要索赔各类损失费80万元。之后,镇村多次调解未果,两家多年来冲突不断。今年8月底,李某来到山腰街道请庄安泰帮助调解。尽管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庄安泰感到很暖心,他欣然接下了这起调解。

    调解遗留多年的矛盾并不容易,庄安泰认真了解情况,并查找了大量相似案例的法院判决书。几天下来,他通过对照判决书、反复走访沟通,成功使双方达成了一次性赔偿15万元的调解协议,化解了多年来的矛盾。

    此外,在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领域,也时常能看见庄安泰活动的身影。多年来,为了让自己的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说服力,他认真学习党和政府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政策法规,“啃”下了《人民调解法》《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塞满了一整个抽屉。在调解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法律问题,他便去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向专业人士请教取经。

    现在,作为泉港区首席专职调解员,庄安泰经常受邀或自发为该区各镇(街道)村级调解员和热心群众讲课,毫不保留地分享调解经验和技巧。

    庄安泰的微信名叫“大安”,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调解工作,化解群众纠纷,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本报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郑鉴强)

【责任编辑:卢珊珊】